作者|付小军
文章来源|聚汽网
供稿邮箱|L1762511274 qq.com
3月26日,由聚汽网、卡斯夫奖组委会联合主办的“2021中国川渝汽车后市场产业新格局高峰论坛暨2021卡斯夫中国行(成都站)”在成都圆满落幕。在下午的聚汽大讲堂环节中,聚汽网创始人兼总编辑付小军带来了《汽配商正在“两极分化”》的主题演讲。
他提到,曾经的汽配市场是“光辉岁月”,遍地是机会,而如今经销商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汽配市场一片“水深火热”,产能过剩,竞争激烈,经销商处境比厂家还难。所以这个行业需要做改变,而在汽配4.0时代,数字化至关重要,不管是什么规模的汽配商或者修理厂,都要重视数字化系统的应用。以下内容与您分享:
曾经的汽配市场:“光辉岁月”——机会市场
过去的汽配市场,我认为是一段光辉的岁月,是一个机会市场。那时候,汽配行业整体来说日子是普遍好过的。接下来,我将和大家分享几个总结的内容点,和大家一起来看看曾经的汽配市场呈现的是怎么样的业态。
第一,曾经的汽配可以说是一货难求的,我们甚至需要骑着三轮车去找产品包装上的地址,去找工厂。大家有这个经历吗?我相信一些从业者是有这样的经历。
第二,定价权是在汽配生产方。当时的汽车配件是由汽配厂家说了算,因为有货就可以卖出去,翻3倍、甚至是5倍都可以卖出去,还是供不应求的。
第三,汽配生产商主导区域代理制,这也让市场上的“窜货”现象频发。基于这样的区域代理制,厂家规定完成任务才有返利,所以就出现窜货的现象。直到现在窜货还是时有发生,为什么?因为这个品牌要拿下来,要达到年度想要完成的任务,同时要树立江湖地位,不窜货不行。
第四,汽配的坐商模式,不需要任何的营销活动。现在在行业中想要活下去或者活得更好,营销是务必要做的。你做不好,坚持不下去就得出局,但是曾今的汽配打破了这个模式,他们不需要做任何的营销活动,订单也可以非常多。
第五,那时候大家规模都不大,是机会主义市场。别人说你干了5000万、1个亿,看似能力很强,是因为你选择了一个好的产品,是机会主义带动了你的公司高产值,那时候做的好并不能显示你的能力有多么的强。但是现在你还能比别人高出5倍吗?如果能,那才是真本事。
第六,在曾今的市场环境下,无论是生产厂家还是汽配商,抑或是汽修厂,他们都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,汽车后市场到处是机会。
第七,一台电脑、一张桌子,一部电话就可以做生意。员工在这里干3年,学好本领后,就可以马上出去开店。
第八,靠经验、靠记忆,拿着货找货。今天我们的零零汽带着数据来了,帮助我们大家减轻员工的负担,减轻培训成本。所以,只要数据能运用起来,它是能够帮助你极大的加快你的工作能效。
第九,曾经的汽配市场车水马龙,汽配城很吃香,很多的汽配商的库房是矮小简陋的。最后一点是市场的信息不透明,整体的诚信度不高,这也导致售后服务质量乱象万千。
如今的汽配市场:“水深火热”——规模竞争
刚才和大家分享了曾经的汽配市场的业态,我们再来说说当下的汽配市场。我觉得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当下的汽配市场——水深火热。同样也是通过总结的几个内容点,来和大家一起来看看现在汽配市场是怎么样的发展状况。
第一,因为大家做的都不错,规模经济来了,这也导致的产能的过剩。现在每天都有推销上门,各类企业上门推销产品,防不胜防,老板坐在那里,却都假装老板不在。
第二,定价权在汽配商方。现在厂家找到的合作的经销商,更注重三观方面的契合,相对来说销售任务的指数要求在减弱。
第三,汽配连锁/联盟主导集采,工厂还要帮助经销商做sell out支持服务。以前的厂家把货卖给你之后,基本上就不管,过来喝喝酒是没问题的。但是现在还要想方设法做好厂商融合。
第四,汽配有了新的推销模式,譬如地推+会销+促销+寄售。还有托管、包售、定制等等方式。
第五,现在的企业如果说全国范围不超过1000家那不叫规模,大区里面如果不超过200家不叫规模,省区里面超过100家可以算规模。县城市没有超过20家,不算规模,有规模才够实力。
第六,汽配经销商想要完成江湖地位,不挣钱也要甩货,倒贴,杀价一片红海。
第七,如果没有1000平米的库房,真不好意思带你去看仓库。
第八,数据配齐,保险数据+ETC+查询系统成为标配。
第九,仓库搬出园区,办公仓储一体化,单休拉闸,团建活动不能少,可以说各方面都比以前更高了。
第十,很多的行业从业者有了更高的目标,想要拿到融资,加快扩大连锁加盟,建设更多的前置仓,扩大企业影响力。
中国汽配渠道发展多层进度
这个行业是需要改变的。以前的汽配行业是1.0版本,后来出现了2.0版本,就是把信息弄到网上,然后是信息的流量导流和撮合,然后是O2O。如果我们的企业是1.0版本或者2.0版本,还是靠以前的关系、保险公司,但这肯定不够,我们需要多条渠道去完成我们的销售份额。所以,我们需要4.0版本来完成我们的品牌价值和内容。
我们讲汽配商的规模体系有全国性的连锁,区域性的是加盟+直营以及区域单店。如果按照规模来说的话,这是一层规模体系。第二种,有集采联盟,有全国性联盟。同区域联盟按不同车型分类,比如说重庆渝商维信联盟,包括成都汇信联盟、成都聚创优配联盟等等。
如果按照汽配的业态来讲的话,我们会发现很多头部供应链是自建数字化系统,建供应链,他们是开发层、应用层为主。而我们区域腰部供应商的话,是以开发层为辅,然后应用层为主,如奔世达汽配连锁就有汽配云在做战略性的信息服务,以重视数字化系统的应用。但开发层不管,应用层为主,这是区域的小型商,甚至有些小商户既无视数字信息化,也不管开发层和应用层。
在这四种方式当中,我们衍生出来两种“进/净”化的方式,一种是进化,一种是净化。要么自建数字信息化,以开发层、应用层为主,要么是重视数字信息化,以开发层为辅、应用层为主。所以门店就出现开始要数据、用系统,或者是说做系统。
CRAM——重新梳理从消费者到制造商/平台商的关系
当有了上面提到的几种形式之后,面对行业还是要以倒推的方式来看业态。车主要的是消费体验感,要快。修理厂带给客户的是信心,体验要好,交互效率要高。如果一个汽配商给不到修理厂仓配服务效率的话,那双方的合作是松散的。厂家要给到修理厂是货到仓的效率,包括整个利润设计等等这些。
关于厂家方面,从最底层来看的话,涉及到交互效率、仓配的服务效率和货到仓效率,以及生产供应效率,这里都谈到了效率。所以,如果没有产品适配数据,不要谈渠道服务。如果没有数据的话,很难谈企业创新,因为我们还在原地踏步,只是做了某些方面的整容,没有做内部的创新,所以数据很关键。今天的数据化体系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使用。
我想通过刚才的10分钟来做抛砖引玉的作用,接下来我们的很多专家会从今天谈到的这几个话题当中,给我们带来非常精彩的课程。希望大家都能够迎接更好的未来,谢谢各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