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设为主页 | 保存桌面 | 手机版 | 二维码
普通会员

上海赛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

汽车美容
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站内搜索
 
友情链接
  • 暂无链接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» 新闻中心 » 长三角汽配企业“猛龙过江”,肇庆凭何“双向奔赴”
新闻中心
长三角汽配企业“猛龙过江”,肇庆凭何“双向奔赴”
发布时间:2023-03-09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455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   肇庆赴杭州推介投资环境
 
  并就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
 
  作专场招商推介。
 
  肇庆凭什么争取“过江龙”?
 
  强强联合双向奔赴
 
  当前,
 
  我国正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,
 
 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。
 
 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两个增长极,
 
  两大城市群在推动自身向前迈步的同时,
 
  也在加强彼此联系。
 
  双方在科技创新、产业协作、
 
  城市交流等方面持续走向深入。
 
  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是两地“强强联手”的纽带。粤港澳大湾区是新能源汽车消费大省,拥有比亚迪、广汽、小鹏汽车等头部企业,但是汽车“整零比”偏低,迫切需要加快延伸产业链,补上短板。长三角拥有完善的汽车产业链,具有系统性优势,所生产的汽车配件源源不断供应全国,在新发展格局下,正重构供应链。双方可资源互补,优势互用,共建产业生态。
 
  肇庆长三角招商相关负责人曾分析认为,
 
  华东地区企业布局大湾区,
 
  保障供应链的意愿比较强烈。
 
  “双向奔赴”的趋势在前线被印证。
 
  三大优势力引猛龙过江
 
  广东俚语明言“不是猛龙不过江”。
 
  对于很多长三角企业而言,
 
  肇庆还是一个正在熟悉中的大湾区“新秀”。
 
  面对这些“猛龙”,
 
  肇庆则落落大方地拿出自己的优势和底气。
 
  一是整车市场的带动力。
 
  小鹏汽车代表肇庆企业作投资推介,相关负责人甫一登场就吸引在场浙江企业家的关注。该负责人表示,肇庆生产基地达产后产能将继续攀升,目前小鹏着力推动生产工艺向规模化、平台化、通用化转变,为此将加强供应商的甄选,推动合作关系向战略性方向发展,提升产业链的保供能力。
 
  此外,肇庆紧邻广佛,深受大湾区核心城市辐射,在肇庆100公里的服务半径内,拥有超100万辆整车产能。除了小鹏汽车,广汽埃安与肇庆仅相距50多公里,佛山的大众与肇庆也仅“一墙之隔”。
 
  地利之便就是发展的优势要素。嘉利车灯是首批落户肇庆的长三角汽配项目,近年实现高速增长。记者采访中发现,围绕小鹏汽车布局的供应商到肇庆发展后,主动捕捉大湾区需求,拓展和广汽埃安等整车厂的合作。
 
  二是投资成本优势。
 
  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从政策驱动向市场拉动转变,蓬勃的市场带来激烈竞争,企业必须降本增效才能保证自身可持续发展。这进一步促使更多配件项目向区域市场集中。在推介活动上,一家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的副总裁向记者解释这种选择的必要性:“物流成本占我们经营成本的8%,就近配套能明显把这个数字降下来,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。”
 
  肇庆在长三角招商没有“套路”,双方对接都是“实打实”地“算账”,包括物流距离、用地成本、用能成本等,直奔目标而去。不少项目负责人初步接洽肇庆招商工作人员后认为“印象很不错”,期待接下来的考察。
 
  三是产业配套扎实。
 
  肇庆是广东省首个职教基地,近年推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向应用型、创新型方向发展,各职业学校通过“订单班”等方式,为企业送去一批批具备成长性的产业工人。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、瑞立集团董事长张晓平表示,产业工人梯队发挥基础性保障作用,地方丰富的职教资源有助于企业稳定发展。
 
  奔赴千里奋力“引凤”
 
  浙商“干在实处、走在前列、勇立潮头”的
 
  精神洋溢在推介会现场,
 
  来自浙江不同城市的企业家热络地对接,
 
  分享新一年市场形势和创新心得。
 
  远在千里之外,肇庆也在热火朝天地抓好“筑巢”“引凤”等2023年经济建设“十项行动”:
 
  在小鹏汽车和宁德时代旁边,肇庆腾出了一万多亩用地,用以招引配件项目;
 
  在广东省(肇庆)大型产业集聚区,平台框架在加快成型;
 
  肇庆还全面恢复常态化招商,各县(市、区)“一把手”率队,跨越上千公里到长三角走访拜会,诚意“引凤”。
 
  推介会现场布置了一块背景板,
 
  其中一栏是肇庆企业代表名单标识,
 
  除了小鹏汽车、宁德时代等链主企业,
 
  还有来自长三角的嘉利灯饰、
 
  震裕科技、常熟汽饰等,
 
  展示着肇庆积极招引产业链的成绩。
 
  可以预见,
 
  今后将有更多“含金量”满满的
 
  企业出现在这份名单上。